欢迎光临江苏都市网!

今天是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如何让辅导作业,成为亲子互动的愉快体验?

在繁忙的办公室中,王女士端坐在办公桌前,她的眉头紧锁,双眼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报告。

满屏的数据,就像是密密麻麻的蚂蚁,在她的眼前爬来爬去,让她的头脑感到一阵晕眩。与此同时,老板的修改意见似乎永无止境,让她陷入了无尽的忙碌之中。

突然间,她猛地抬起头,深吸了一口空气,仿佛想要将这压抑的氛围一并吸入肺中再排出体外。而她的肩膀,因为长时间的紧张工作而酸痛不已,这让她不禁活动了一下肩膀,试图缓解那份沉重。

环顾四周,同事们忙碌的身影、键盘上噼里啪啦的敲击声、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仿佛演奏着一首紧张的交响乐。

她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晚上七点了。家中的孩子还在等着她,而孩子的作业还未开始,一想到今天老师布置的繁重作业,她的心中不由得焦虑起来。

她深知,自家孩子写作业时总是磨磨蹭蹭,不愿意动笔,每次辅导作业都像是一场战斗,让她心力交瘁。

最终,她无奈地摇了摇头,迅速拿起手提包,急匆匆地离开了办公室,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01

回到温馨的家中,这位女士看到儿子小轩正坐在书桌前,手里摆弄着一辆玩具车,而书本和作业本则被冷落在一旁。

她轻轻地走了过去,温柔地拍了拍小轩的肩膀,提醒他该收起玩具,开始做作业了。

习惯了一个人写作业的小轩,虽然有些不情愿地撅了撅小嘴,但还是乖乖地放下了手中的玩具车,打开了作业本,开始认真地写起作业来。

然而,没过几分钟,王女士就发现小轩在一道数学题上卡住了。

她看着那道题目,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莫名的怒火:“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么就不会做呢?”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了一丝不耐烦和责备。小轩听了,顿时低下了头,脸上写满了沮丧和失落,他手中的铅笔也仿佛变得沉重了起来。



看着儿子那困惑而无助的眼神,王女士努力地压制住了自己即将失控的情绪。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耐心地给小轩讲解那道题目。然而,尽管她讲了几遍,小轩还是一脸茫然地看着她,似乎并没有完全理解。

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女士的耐心逐渐被消磨殆尽,她终于忍不住冷笑了一声:“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这句话仿佛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小轩的心上。

这时候,孩子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眼角还闪过一丝泪光。但他没有哭出声来,只是默默地低下了头,继续盯着那道让他束手无策的难题。



02

其实,像王女士和小轩这样的日常互动,在很多家庭中并不罕见。

家长们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常常会因为孩子的慢节奏和频繁出错而感到心急如焚、情绪失控。然而,愤怒的眼神、无奈的叹息以及冷漠的笑声,这些看似无意的负面表现,实际上却深深地伤害着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们应该明白,眼神是最直接的情感传递方式之一。



愤怒的眼神,不仅会表达出我们内心的不满和失望;更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怀疑自己能力;而一声声叹息则像是无形的利刃;割裂着孩子原本就脆弱的自信;让他们在面对学习时产生巨大的压力和挫败感;至于冷笑;则更像是一种无情的嘲讽;让孩子在感受到鄙视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理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更加积极、正面的方式来引导和鼓励孩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03

而在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日常场景中,我们往往能捕捉到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

比如紧锁的眉头,或是手中的笔重重地敲击桌面。

这些看似无心的举动,其实正是家长们心底深处愤怒、鄙视与恼火的真实写照。因为作业辅导这个环节,不经意间就变成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紧张而漫长的拉锯战。

想象一下,一个低年级的小朋友,面对复杂的数学题目或是拗口的阅读理解,他们偶尔的停顿、小小的磨蹭,甚至是短暂的走神,不都是孩童时期最正常的反应吗?

但家长们,请你们试着放慢脚步,去感受孩子们的成长节奏。他们需要的,不是你们情绪的宣泄,而是耐心与温柔的引导。



当你们坐在孩子身边,准备开始辅导作业时,请先深吸一口气,平复可能存在的焦躁。用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一个轻轻的点头,来传递你们的爱与支持。

这些细微的动作,远比你们想象中的更有力量,它们能够悄悄地滋养孩子的自信,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何不换一种方式呢?

试着将学习融入游戏,让孩子在玩乐中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当孩子面对难题时,耐心地与他们一同寻找答案,而不是责备和冷落。

当你再次坐在孩子身边,准备开始辅导作业时,请收起那些愤怒的眼神、无奈的叹息和含义复杂的冷笑。

请用你们的耐心和爱,去陪伴他们度过每一个学习的夜晚。让学习不再是一场鸡飞狗跳、硝烟四起的争斗,而是一段愉快而难忘的旅程。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苏都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今年是新一轮中考改革的落地之年。6月24日至25日,“新中考”的考试科目首次开考。今年报名参加中考考生共计11.05万人,本市共设18个考区、236个考点、3862个考场。根据新的中考改革方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设定的科[全文]
    2025-06-24 23:58
  • @厦大招生5月11日晚,@厦大招生发布《厦门大学关于研究生招生的声明》,声明中称未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招生工作。请考生切勿轻信所谓“免联考项目”“免试入学、保障毕业”等虚假宣传。近期,个别网络平台等发布关于我校研究生招生的不实信息,扰[全文]
    2025-05-13 00:07
  •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通知要求,各地和学校要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管理,做好中小学晨午检、全学段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和病因追踪,师生健康状况达到学校防疫要求时方能返校。据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全文]
    2025-04-26 12:37
  • 作为上海三公,上实、上外附中、浦外因其“不占名额不摇号,无需中考直升进高中”的升学特点,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魔都家长。2024年,三公合计招生730人,拿到面单的孩子大概3000人,录取率仅有24%,难度很大。参考2024上海三公报名时间值得[全文]
    2025-04-03 05:12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江苏都市网 www.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