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赖苏婷】刚澄清负面传闻的碧桂园,交出了一份不太理想的成绩单——7月销售额同比暴跌72%至34.1亿元。
从目前情况看,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将保交楼任务置于首位。与此同时,公司需应对巨额债务、股票停牌等多重挑战。
7月销售业绩大幅下滑
8月5日,碧桂园公布的未经审核运营数据显示,7月份单月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34.1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
去年7月,碧桂园单月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120.7亿元,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158万平方米。对比可知,今年7月销售额同比暴跌72%。
除了销售额的下跌,摆在杨惠妍面前更加急迫的工作,是推进保交楼工作和为明年一月的清盘呈请聆讯做准备。
据碧桂园官方消息,在8月2日的集团月度管理会议上,杨惠妍确定了下半年工作计划,围绕保交房和主动资产负债表管理两大核心目标,制定了清晰的落实路径,并将目标细化至个人层面,落实到预算管理中。
杨惠妍表示,下半年保交房任务依然艰巨,但集团上下高度重视,决心坚定。为保障交付任务的完成,下半年要加大力度销售和盘活资产。大家要有信心,珍惜使用资源,努力做好极限平衡,确保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保交房。
会上透露了今年上半年保交楼的完成情况。今年1—6月,碧桂园累计交付房屋15.45万套,累计交付面积1822万平方米,范围涉及29省178个城市,部分项目实现提前交付,交付量居行业榜首。
此前,杨惠妍曾表示,2024年公司预计交付量超48万套,仍然是天量的交付任务,公司上下要从资金、资源以及个人状态上做好充分准备。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碧桂园要积极进行债务重组,尽快推进形成债务重组方案。另一方面,应以保交付、保经营为主要工作目标,确保项目保质保量交付,确保正常经营稳定,最大程度保障购房业主、债权人、投资人等相关方的权益。
清盘呈请聆讯现被延期至明年1月
去年10月,碧桂园出现债务违约。官方公布消息称,碧桂园尚未支付本金金额为4.7亿港元的到期债务款项,也预期无法如期或在宽限期内履行所有境外债务偿付义务。
今年2月,碧桂园收到清盘呈请聆讯。碧桂园在公告中披露,公司收到一份清盘呈请,涉及一笔本金约16亿港元的未支付定期贷款及应计利息。呈请人为Ever Credit Limited,其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对公司的清盘呈请,呈请的首次聆讯日期定为今年5月17日。
最新消息显示,清盘呈请聆讯延期到明年1月。7月29日,碧桂园发布公告表示,在代表银行债权人的协调委员会及代表债券持有人的项目小组的支持下,香港高等法院于7月29日批准了公司的延期申请。呈请聆讯现被延期至2025年1月20日。
“清盘呈请的消息可能会增加债务融资难度。”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债权人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表示担忧。与此同时,清盘呈请或会对碧桂园的品牌形象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降低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导致销售去化困难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园仍未能公布2023年的财报。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碧桂园集团总有息负债余额2579.1亿元,净借贷比率50.1%。目前碧桂园存续美元债共计15只,当前余额为99.1亿美元。其中,2024年到期的美元债券共有两只,分别为于1月27日到期的9.65亿美元债、4月8日到期的5.37亿美元债。
自今年4月2日上午9时碧桂园股票开启停牌,截至目前仍未复牌。根据港交所规定,停牌的最长期限为18个月,碧桂园停牌期限将于2025年10月1日届满。
责编:史健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